【摘要】教育部將把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作為“雙一流”建設成效評價、學科專業設置和評估、招生計劃安排等工作的重要依據,實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紅黃牌提示制度。...
高校重點布局社會需求強、就業前景廣、人才缺口大的學科專業,及時淘汰或更新升級已經不適應社會需要的學科專業。
教育部將把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作為“雙一流”建設成效評價、學科專業設置和評估、招生計劃安排等工作的重要依據,實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紅黃牌提示制度。
出臺政策的重要依據近些年,高校招生往往存在一個現狀:近幾年流行哪些專業,就會適當地擴大招生的人數。而做這一倉促決定前,并沒有進行充分的研判,不考慮這個專業的發展未來。有些專業短時間內,尚未得到發展。但其發展空間廣闊,相反招生人數較少。而某些已經發展成型的專業,為了學校的評級,盲目擴大生源。
因此,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一方面做好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。另一方面各地各高校要建立完善就業與招生、培養聯動的有效機制,把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作為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。教育部將把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作為“雙一流”建設成效評價、學科專業設置和評估、招生計劃安排等工作的重要依據。
撤銷或停招的專業達到1萬個據教育部統計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58萬,同比增加82萬!
教育部2月公布了《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》,結果顯示,高校列入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共31個,同時撤銷804個專業點,創歷年新高,其中,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被33所高校撤銷,是被撤銷數量最多的專業,其次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被31所高校撤銷。除了這兩個專業外,服裝與服飾設計、信息與計算科學、教育技術學、行政管理、產品設計、工業設計、廣告學、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被撤數量同樣較多,在所有被撤專業中位列前十。另據教育部數據,2012年至今共有265個新專業納入本科專業目錄,撤銷或停招的專業則達到1萬個。
高校專業設置的第一準則是社會需求一直以來,高校本科專業調整被視為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“晴雨表”,專業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基礎平臺和基本單元,其質量和結構直接關系高教支撐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與水平,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也曾指出,高校專業發展的“小邏輯”,必須服從經濟社會發展的“大邏輯”,高校專業設置的第一準則是社會需求。針對“社會需求”這一點,再次引起大學生廣泛關注,對于教育部此舉網絡上也是眾說紛紜。
比如曾經熱門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,在近五年被撤銷的本科專業名單中,高居榜首,且數量逐年遞增。
不過,雖然高校進行專業動態調整已成常態,但撤銷不代表該專業從此一蹶不振,更不代表消失,相反,不斷進行創新迭代,更能表達出專業的生命力。身處“雙一流”建設新時期的高校也積極應對,擁抱變化。
曾經的“第一大文科專業”會計學在經歷大面積撤銷后,如今已止住頹勢,2021年全國新增12個,只撤銷了1個。在學科建設中,管理類專業正在隨著新零售、新物流、新商業等經濟形態變化而不斷轉型升級,近年來新增專業體現了與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結合、面向國際化需求的趨勢和特征。
2022年湖南“專升本”招生專業涉及55個本科大類,131個本科專業。2022年總招生計劃23109人,其中普通計劃20503人,免試計劃2159人,湖湘工匠燎原計劃147人。
首先,關于具體的被亮“紅牌”的專業并無統一的定論,多以碎片式的信息呈現。但大致我們有一個判斷方式:文科類專業居多,且交叉學科屬于重災區。那么,我們在專業選擇時,應需關注這幾點:技術性專業,而非寬泛性專業;· 垂直學科,而非較差學科;· 傳統剛需學科,而非新興試水學科。
以上這個邏輯,不一定是最佳的方案,但至少是比較穩妥的建議。如果我們所跨專業相較于本科專業差距比較大,那就需要提前做準備,甚至從大一、大二就早早開始。如果學校有可能,要及時爭取換專業的機會。
資深老師直播課內容:大學英語語法課程
內部在線刷題系統,無限模擬刷題考試
匯總湖南所有專升本高校招生專業+計劃+解析
內部考生交流微信群免費進,交友學習兩不誤
可免費領取一節專升本體驗課
掃一掃,專升本網送神秘大禮
全國服務熱線
19958931985
掃一掃,專升本網送神秘大禮
全國服務熱線
0734-2815215
版權所有 ©2019-2023 新起點學校旗下湖南金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衡陽市珠暉區商業城4層439室 電話:19958931985
ICP備案號:湘ICP備2021016681號